关闭

清朝末年之时,出现了对日留学热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 机械师 2022-06-21 18:38:44

 

一八九六年,清政府首次派遣13名留学生赴日留学,在此几年的时间里,这个数字成倍地增长。在一九零五年到一九零六年的时候,中国留日学习出现了第一个小高潮。在一九零六年,中国在日本留学的学生达到了八千多,而在一九零零年到一九一一年之时,清政府派遣留欧的学生也才只有一千多人。留日的学生比留欧的学生多了八倍不止,那么为何会掀起那么大规模的赴日本留学的浪潮呢?

 

1655807801262514.png 

 

清朝绝大多数都是延续着前朝对于日本的认知,还是将日本看作自己的朝贡国,虽然日本确实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将他们自身看作是中国的学生。不过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以后,他们在强国的道路上一路凯歌。但是封闭的清朝并不了解这些,朝中有的官员将明治维新看作是废其前主、奸臣篡权的改朝换代,也有将之等同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但不管怎么样就是不知道日本的做法是在“脱亚入欧”。

一八七四年,日本入侵台湾,这令清朝产生了警觉。于是清政府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官员,以观光浏览的名义,奔赴日本去考察他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将日本迅速发展的科技写成,了报告上递给朝廷。虽然官员们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对于日本的改革还是持有不屑的态度,更是表示日本“彼昏不悟,使……通国不便,人人思乱。”

 

1655807813717003.png 

 

一八九四年到一八九五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此间的中国人更是疑惑为何自己泱泱天朝,反会被弹丸之地的日本所完虐。这一仗也终究令清政府从美梦当中惊醒,对日本的明治维新重新认识。张之洞对于日本的“暴富”也是讲得非常明白,“伊腾、山县率其徒百余人,分诣德、法诸国,学成而归,政事一变,雄视东方。”总的来讲就是一句话,中国想要富强那就要派遣学生留洋。

于是,一八九六年,清政府正式派遣十三名留学生赴日留学。那么清政府当时为何会选择将日本定做是留学最优地点呢?日本人曾经将之解释为“直接从本家所得者,当远较经重译得来之学问为靠得住者也”。不过清政府考虑的不是这个。

 

1655807825501378.png 

 

赴日留学能够节省经费开支。在一九零五年的时候,外务部便有所规定,官派留西洋学生每人每年给经费1200(美)金为率。但是学部规定了官派留日学生每人只需要400450500日元不等的补助。这样计算,一名留欧美学生的补助能够令更多的学生去到日本留学,在节省经费的同时还能够派遣更多的留学生。

而且中日两国的文化比较接近,留学生比较容易适应。要是去欧美留学的话,首先要做的便是熟悉语言文字,但“西文难学”。日本文字就不一样了,除去假名,日文里面很多都会夹杂有汉字,即便是没有学习过日文也可以较快掌握。另外,也是因为那时的读书人认为日本已经将欧美文化当中的精华都学来了,所以赴日留学会简便一些。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泰西诸学之书,精者日人已略译矣”。

 

1655807840872633.png 

 

而日本方面在知道清政府有留学的需求以后,那些政府官员们也是积极地谋求合作。一八九六年六月,日本外务省官员小村寿次郎认为日本当前急务是“建立长远且巩固的日中结合关系”,所以他致力于怂恿清政府派遣更多的留日学生。一八九八年,张之洞跟日本达成了派遣一百名留日学生的大计划,不过因为戊戌政变的出现而中断了。后来,日本政府亲自出面进行活动,成功地继续了此前中断的张之洞的派遣计划。

后来,清政府为了提高那些留日学生的质量,便令驻日公使杨枢跟日本政府商量,是否可以在高等专门以上的学校增收中国学生,表示希望能够在高等师范、工业、商业学校增收255025人。日本国会在进行了一番讨论以后,不但同意了这一点,更是将名额翻了一倍。

 

1655807852601551.png 

 

而日本会有这么积极的反应就是企图得到更多的政治还有经济利益。一八九八年五月十四日,驻华公使矢野文雄直接告诉日本外务大臣,接收中国留学生有三大好处,有利于改善中日关系,进而有助于向中国索要福建的筑路权、更是有利于向大陆扩张势力。

所以,清政府重新正视自身,留学日本的种种便利还有日本出于政治经济目的所采取的积极接受政策,一起促成了1900年代那规模庞大的赴日留学的浪潮。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 0 人参与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