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的“黑列巴”面包,跟板砖一般难以下咽

作者: 估衣 2021-12-19 09:40:35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都会有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二战时期有一种面包,“混合着木屑杂质”让人难以下咽,甚至还硬得跟一块板砖一样,这就是“名扬天下”的苏联士兵们吃的面包“黑列巴”。不过就是有了它的存在,帮助苏军们熬过了艰难的时候。

 

1639877750540840.png 

 

二战期间,德国进攻苏联,当时的苏联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德国就在乌克兰秋收之前攻下了苏联的西南地区,还将苏军从乌克兰的农田当中赶走了,苏军的战略后勤被这样被德军“掐住了喉咙”。在那段时间,就是苏联的黑列巴支撑着士兵们度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有那么一块大大的黑列巴面包,完全可以让一名苏军士兵吃个好几天。

 

1639877781355241.png 

 

黑列巴的制作原材料很简单,不过烤制的过程还是很复杂的,一般来说需要3天的时间,这三天在那种物资紧张的时候是非常昂贵的。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候,因为面包店供应着实紧张,苏军的指挥员们经常把士兵们戴着的手表以及戒指收集起来,得以交换到一些用来饱腹的面包以及马肉肠。

 

1639877807678119.png 

 

据说苏军可以用2块手表换到1整条黑列巴,小麦唐配上黑列巴加猪油,就可以是一顿令他们满足的饭。但是到了后期的时候,猪油的供应有了困难,也没有办法满足自己饱腹的需求,都这样了,口味什么的也就不用有要求了。这个时候美国援助给苏联的午餐肉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了,苏军们把到手的肉罐头煮成糊状,再把这些糊糊抹在加了木屑还有糖皮的黑列巴面包上。也有是时候会直接往上面撒一些盐跟生葱头直接吃。

 

1639877837766150.png 

 

在之后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前往美国进行访问的时候表示,在一九四一年苏联的大粮仓乌克兰在受到德军的占领的时候,除了美国对他们援助的罐头,真的已经没有什么食物可以提供给士兵了。当然了,也并不是全部都靠其他国家的援助,因为不可能完全靠得住,苏联内部也是想了一些别的办法来增加食物的供应。他们把胡萝卜磨碎变成茶,再放上一种来源很简单的真菌,这么一煮,量也变多了,味道还是比较香甜的,而且还可以让人食欲大增,单单跟胡萝卜比还是更划算一些的。

 

1639877860147570.png 

 

总的来说,那时的苏联红军的伙食完全是油水也不可能会出现的,士兵们个个都是面相瘦削、皮包骨头。这样的情况一直到苏联红军接受了美国的接济以后才得以改善,士兵们也终于能够吃上稍好一些的军粮了。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 0 人参与

各国军力和装备数据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兵事网社区 Ver2.3 兵事网版权所有2020-20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05817931 邮箱:490598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