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桃芳
张桃芳(1931年—2007年10月29日),男,江苏兴化人,中国著名狙击手、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张桃芳“一级国旗勋章”。
抗美援朝战争中,张桃芳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2007年10月29日,在潍坊市第一军休所逝世,享年77岁。
●中文名 张桃芳
●国 籍 中国
●籍 贯 江苏兴化
●出生日期 1931年
●逝世日期 2007年10月29日
●职 业 军人
●主要成就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一级国旗勋章
人物生平
1951年3月,张桃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曾接受过近两个月的射击训练,1952年9月参加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他所在的24军72师第214团一开始驻防在朝鲜的战略要地元山。
1953年1月,张桃芳来到上甘岭阵地的前沿——597.9高地,但他的第一战却空手而归。张桃芳生前描述:“射击台最近离敌人不到100米,对面阵地上的美国兵眼睛是蓝的还是黄的,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那一次张桃芳发现有两个敌人在距他不到100米的地方窜出来,他连开十几枪却一发未中。位置暴露,张桃芳不得不撤离狙击点。老狙击队员告诉他窍门:“敌人在对面上山时就瞄准他的脑袋打;下山时就瞄他的脚。”
张桃芳手持狙击步枪
张桃芳从熟悉阵地周围地貌特征入手,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将敌人常出没的道路估测好距离,在战壕中寻找理想的射击点。两个星期后,他适应了这种节奏,富有天赋的他开始显露水平。接下来,他用240发子弹,击毙击伤了71个敌人。
张桃芳的儿子张军告诉记者:“父亲曾提到,他射击目标的距离多在400米以下,一两百米近距离的也有不少,他在上甘岭597.9阵地上有四五处射击位置轮换。”
后来,张桃芳一发不可收,成为全连头号狙击手。张军向记者介绍道:“24军军长皮定均听说后,起初不相信这位新兵蛋子这么厉害,找了一位作战参谋,带上一对自己都舍不得穿的皮鞋,嘱咐参谋‘要亲眼看见他打中三个敌人就把鞋子送他’,后来父亲就在这个参谋面前打中了三个美国鬼子。”
自从上甘岭的597.9高地出现志愿军狙击手后,吃尽了苦头的敌军官兵再也不敢在前沿阵地晃悠。他们开始挖工事防备,工事建成后整天躲在里面不敢抬头,连大小便也用罐头装着,抛出工事外。难怪他们后来给上甘岭北山阵地起名为“狙击兵岭”。美军还专门调来了狙击手予以反击。
1953年初,张桃芳刚到阵地准备上狙击台,突然一梭子弹打在身旁,张桃芳忙趴在交通壕里,顺手拿起一顶破钢盔,用步枪撑到壕沟外,但晃了老半天,对方并不上当。
张桃芳突然从战壕里蹿起,几个箭步穿过空地,向另一个狙击位冲去,引来对面机枪的一阵扫射,子弹就打在张桃芳的脚跟旁。他身子一斜,顺势像中枪一样摔进掩体里。这个假摔动作骗过了对方,对方停止了射击。
晚年张桃芳
张军告诉记者:“父亲后来把打中敌人的弹壳都装在军长送的皮靴里,一共有211个,军长知道他是214团的,就鼓励他再打3个。”张桃芳又回到狙击阵地打中了最后的3名敌人。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1954年),张桃芳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战斗机飞行员,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选,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1985年6月,张桃芳退休后就住在潍坊市潍城区第一军休所。
人物逝世
2007年10月29日,张桃芳在潍坊市潍城区第一军休所逝世,享年77岁。
所获荣誉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537高地,张桃芳创下击杀214名联合国部队官兵(主要是美军)的击杀纪录。
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张桃芳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
后世纪念
2020年10月7日,由黎枫文化出品、张艺谋执导、陈宇编剧的《最冷的枪》立项成功,该片讲述了狙击手张大弓与美军斗争的过程中成功击败对手的故事。据悉,影片主角原型为张桃芳。